image

HTTP 0.9

  • 只允许客户端发送 GET 这一种请求;
  • 且不支持请求头,协议只支持纯文本;
  • 无状态性,每个访问独立处理,完成断开;
  • 无状态码。

HTTP/1.0 介绍

  • 有身份认证,三次握手;
  • 请求与响应支持头域;

请求头内容: image

响应头内容: image

注意:

  • expires 是响应头内容,返回一个固定的时间,缺陷是时间到了服务器要重新设置;
  • 请求头中如果有 If-Modified-Since,服务器会将时间与 last-modified 对比,相同返回 304;
  • 响应对象以一个响应状态行开始;
  • 响应对象不只限于超文本;
  • 支持 GET、HEAD、POST 方法;
  • 有状态码;
  • 支持长连接(但默认还是使用短连接)、缓存机制以及身份认证。

HTTP/1.0 版的主要缺点是:每个TCP连接只能发送一个请求。发送数据完毕,连接就关闭,如果还要请求其他资源,就必须再新建一个连接。 新建TCP连接的成本很高,因为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三次握手,并且开始时发送速率较慢。所以,HTTP 1.0版本的性能比较差。随着网页加载的外部资源越来越多,这个问题就愈发突出了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有些浏览器在请求时,用了一个非标准的Connection字段。

Connection: keep-alive
1

这个字段要求服务器不要关闭 TCP 连接,以便其他请求复用。服务器同样回应这个字段。

Connection: keep-alive
1

一个可以复用的 TCP 连接就建立了,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主动关闭连接。但是,这不是标准字段,不同实现的行为可能不一致,因此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。

HTTP/1.1

请求头增加 Cache-Control

image

注意:Cache-Control 的 max-age 返回是缓存的相对时间 Cache-Control 优先级比 expires 高 缺点:不能第一时间拿到最新修改文件。

请求消息结构

由请求行、请求头、一个空行和消息主体构成。

请求行

请求消息的第一行就是请求行。它指明使用的请求方法、资源标识符(URI)和 HTTP 协议版本。如:

GET /demo.htm HTTP/1.1
1

请求方法

请求方法用来定义操作资源的方式,HTTP/1.1 协议中定义了八种请求方法:

  • GET:读取资源数据;
  • POST:新建资源数据;
  • PUT:更新资源数据;
  • DELETE:删除资源数据;
  • HEAD:读取资源的元数据;
  • OPTIONS:读取该资源所支持的所有请求方法;
  • TRACE: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,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;
  • CONNECT:HTTP/1.1 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。通常用于 SSL 加密服务器的链接.

请求头字段

  • Cache-Control: 客户端希望服务端如何缓存自己的请求数据,如"Cache-Control: no-cache","Cache-Control: max-age=0";
  • Connection: 客户端是否希望与服务端之间保持长连接,如"Connection: close", "Connection: keep-alive";
  • Date: 只有当请求方法为 POST 或 PUT 方法时客户端才可能会有些字段;
  • Pragma: 包含了客户端一些特殊请求信息,如 "Pragma: no-cache", 客户端希望代理或应用服务器不应缓存与该请求相关的结果数据;
  • Accept: 表明客户端可接受的请求回应的媒体类型范围列表,如:如 Accept: text/html;
  • Accept-Charset: 客户端所能识别的字符集编码格式;
  • Accept-Language: 客户端所能识别的语言;
  • Host: 客户请求的主机域名或主机 IP;
  • User-Agent: 表明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标识,主要用于统计的目的;
  • Referer: 指明该请求是从哪个页面连接过来的;
  • Accept-Encoding: 客户端所能识别的编码压缩格式,如:"Accept-Encoding: gzip, deflate";
  • If- Modified-Since: 该字段与客户端缓存相关,客户端所访问的 URL 自该指定日期以来在服务端是否被修改过,如果修改过则服务端返回新的修改后 的信息,如果未修改过则服务器返回 304 表明此请求所指 URL 未曾修改过;
  • If-None-Match: 该字段与客户端缓存相关,客户端发送 URL 请求的同时发送该字段及标识,如 果服务端的标识与客户端的标识一致,则返回 304 表明此 URL 未修改过,如果不一致则服务端返回完整的数据信息;
  • Cookie: 为扩展字段,存储于客户端,向同一域名的服务端发送属于该域的 cookie;
  • Content-Encoding: 客户端所能识别的编码压缩格式,如:Content-Encoding: gzip, deflate;
  • Content-Length: 客户端以 POST 方法上传数据时数据体部分的内容长度,如:Content-Length: 24;
  • Content- Type: 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体的内容类型,如: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为以普通的 POST 方法发送的数据;

空行

指示头字段区完成,消息主体开始(如果有消息主体的话)。

消息主体

消息主体是请求消息的承载数据。比如在提交 POST 表单,并且表单方法不是 GET 时,表单数据就是打包在消息主体内的。消息主体是可选的。

响应消息结构

状态行

由 http 协议版本、状态码、状态描述文字构成。如:

HTTP/1.1 200 OK
1

状态码

HTTP 状态码是用以表示网页服务器 HTTP 响应状态的 3 位数字代码。所有的状态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了响应的五种状态之一:

  • 1xx:代表请求已被接受,需要继续处理。这类响应是临时响应,只包含状态行和某些可选的响应头信息,并以空行结束;
  • 2xx:代表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、理解、并接受;
  • 3xx:代表需要客户端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。通常,这些状态码用来重定向,后续的请求地址(重定向目标)在本次响应的Location 域中指明;
  • 4xx:代表了客户端看起来可能发生了错误,妨碍了服务器的处理。
  • 5xx:代表了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有错误或者异常状态发生,也有可能是服务器意识到以当前的软硬件资源 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。

详见百度百科

常见状态码有:

  • 200: 请求已经成功,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者数据体将随着此响应返回 ;
  • 202: 服务器已接受请求,但尚未处理。
  • 204: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,但不需要返回任何实体内容,并且希望返回更新了的元信息;
  • 301:永久重定向;
  • 302:临时重定向;
  • 304:被请求的资源内容没有发生更改;
  • 400:Bad Request 服务器无法理解请求的格式,客户端不应当尝试再次使用相同的内容发起请求;
  • 401:Unauthorized 请求未授权;
  • 403:Forbidden 禁止访问;
  • 404:Not Found 请求失败,请求所希望得到的资源未被在服务器上发现;
  • 408:请求超时。客户端可以再次提交这一请求而无需任何修改;
  • 500:服务器内部错误,无法处理请求 ;
  • 502: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,从上游服务器接收到无效响应。
  • 503:由于临时的服务器维护或者过载,服务器当前无法处理请求。

请点击这里查看更多状态码

响应头字段

  • Cache- Control: 服务端要求中间代理及客户端如何缓存自己响应的数据,如"Cache-Control: no-cache",如:"Cache-Control: private"不希望被缓存,"Cache-Control: public" 可以被缓存;
  • Connection: 服务端是否希望与客户端之间保持长连接; Date:只有当请求方法为 POST 或 PUT 方法时客户端才可能会有些字段;
  • Pragma: 包含了服务端一些特殊响应信息,如"Pragma: no-cache"服务端希望代理或客户端不应缓存结果数据;
  • Transfer-Encoding: 服务端向客户端传输数据所采用的传输模式(仅在 HTTP1.1 中出现);
  • Accept-Ranges: 表明服务端接收的数据单位,如:Accept-Ranges: bytes;
  • Location: 服务端向客户端返回此信息以使客户端进行重定向
  • Server: 服务器的名称;
  • ETag: 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数据的标识字段,客户端可根据此字段的值向服务器发送某 URL 是否更新的信息;
  • Content-Encoding: 服务端响应数据的编码格式,如:"Content-Encoding: gzip";
  • Content-Length: 服务端返回数据的数据体部分的内容长度,如:"Content-Length: 24";
  • Content-Type: 服务端返回的数据体的内容类型,如:"Content-Type: text/html; charset=utf-8";
  • Set-Cookie: 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 cookie 数据;

持久连接(keep-alive)

HTTP1.1 版的最大变化,就是引入了持久连接,即 TCP 连接默认不关闭,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,不用声明Connection: keep-alive客户端和服务器发现对方一段时间没有活动,就可以主动关闭连接。不过,规范的做法是,客户端在最后一个请求时,发送Connection: close,明确要求服务器关闭 TCP 连接。

Connection: close
1

目前,对于同一个域名,大多数浏览器允许同时建立 6 个持久连接。

管道机制

HTTP1.1版还引入了管道机制,即在同一个 TCP 连接里面,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。这样就进一步改进了 HTTP 协议的效率。 举例来说:客户端需要请求两个资源。以前的做法是,在同一个 TCP 连接里面,先发送 A 请求,然后等待服务器做出回应,收到后再发出 B 请求。**管道机制则是:**允许浏览器同时发出 A 请求和 B 请求,但是服务器还是按照顺序,先回应 A 请求,完成后再回应 B 请求。

Content-Length 字段

一个 TCP 连接现在可以传送多个回应,势必就要有一种机制,区分数据包是属于哪一个回应的。这就是Content-length字段的作用,声明本次回应的数据长度。

Content-Length: 3495
1

上面代码告诉浏览器,本次回应的长度是 3495 个字节,后面的字节就属于下一个回应了。 在 1.0 版中,Content-Length 字段不是必需的,因为浏览器发现服务器关闭了 TCP 连接,就表明收到的数据包已经全了。

分块传输编码

使用 Content-Length 字段的前提条件是,服务器发送回应之前,必须知道回应的数据长度。 对于一些很耗时的动态操作来说,这意味着,服务器要等到所有操作完成,才能发送数据,显然这样的效率不高。更好的处理方法是,产生一块数据,就发送一块,采用"流模式"(stream)取代"缓存模式"(buffer)。 因此,1.1 版规定可以不使用 Content-Length 字段,而使用"分块传输编码"。只要请求或回应的头信息有 Transfer-Encoding 字段,就表明回应将由数量未定的数据块组成。

Transfer-Encoding: chunked
1

其他功能

1.1 版还新增了许多动词方法:PUT、PATCH、HEAD、OPTIONS、DELETE。 另外,客户端请求的头信息新增了 Host 字段,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。

Host: www.example.com;
1

有了 Host 字段,就可以将请求发往同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网站,为虚拟主机的兴起打下了基础。

缺点

虽然 1.1 版允许复用 TCP 连接,但是同一个 TCP 连接里面,所有的数据通信是按次序进行的。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,才会进行下一个回应。要是前面的回应特别慢,后面就会有许多请求排队等着。这称为"队头堵塞"。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只有两种方法:一是减少请求数,二是同时多开持久连接。这导致了很多的网页优化技巧,比如合并脚本和样式表、将图片嵌入 CSS 代码、域名分片等等。如果 HTTP 协议设计得更好一些,这些额外的工作是可以避免的。

SPDY 协议

2009 年,谷歌公开了自行研发的SPDY协议,主要解决HTTP/1.1效率不高的问题。 这个协议在 Chrome 浏览器上证明可行以后,就被当作 HTTP/2 的基础,主要特性都在 HTTP/2 之中得到继承。

HTTP/2

  • 采用二进制格式传输;

  • 多路复用,其实就是将请求数据分成帧乱序发送到 TCP 中。TCP 只能有一个 steam,所以还是会阻塞;

  • 报头压缩;

  • 服务器推送主动向 B 端发送静态资源,避免往返延迟。

  • 二进制协议:

    • HTTP/1.1 版的头信息肯定是文本(ASCII 编码),数据体可以是文本,也可以是二进制。HTTP/2 则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,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,并且统称为"帧"(frame):头信息帧和数据帧。
    • 二进制协议的一个好处是,可以定义额外的帧。HTTP/2 定义了近十种帧,为将来的高级应用打好了基础。如果使用文本实现这种功能,解析数据将会变得非常麻烦,二进制解析则方便得多。
  • 多工:

    • HTTP/2 复用 TCP 连接,在一个连接里,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,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,这样就避免了"队头堵塞"。
    • 举例来说,在一个 TCP 连接里面,服务器同时收到了 A 请求和 B 请求,于是先回应 A 请求,结果发现处理过程非常耗时,于是就发送 A 请求已经处理好的部分, 接着回应 B 请求,完成后,再发送 A 请求剩下的部分。这样双向的、实时的通信,就叫做多工(Multiplexing)。
  • 数据流:

    • 因为 HTTP/2 的数据包是不按顺序发送的,同一个连接里面连续的数据包,可能属于不同的回应。因此,必须要对数据包做标记,指出它属于哪个回应。
    • HTTP/2 将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,称为一个数据流。每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。数据包发送的时候,都必须标记数据流 ID,用来区分它属于哪个数据流。另外还规定,客户端发出的数据流,ID 一律为奇数,服务器发出的,ID 为偶数。
    • 数据流发送到一半的时候,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发送信号(RST_STREAM 帧),取消这个数据流。1.1 版取消数据流的唯一方法,就是关闭 TCP 连接。这就是说,HTTP/2 可以取消某一次请求,同时保证 TCP 连接还打开着,可以被其他请求使用。
    • 客户端还可以指定数据流的优先级。优先级越高,服务器就会越早回应。
  • 头信息压缩

    • HTTP 协议不带有状态,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。所以,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,比如 Cookie 和 User Agent,一模一样的内容,每次请求都必须附带,这会浪费很多带宽,也影响速度
    • HTTP/2 对这一点做了优化,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(header compression)。一方面,头信息使用 gzip 或 compress 压缩后再发送;另一方面,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,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,生成一个索引号,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了,只发送索引号,这样就提高速度了。
  • 服务器推送

    • HTTP/2 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,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,这叫做服务器推送(server push)。
    • 常见场景是客户端请求一个网页,这个网页里面包含很多静态资源。正常情况下,客户端必须收到网页后,解析 HTML 源码,发现有静态资源,再发出静态资源请求。其实,服务器可以预期到客户端请求网页后,很可能会再请求静态资源,所以就主动把这些静态资源随着网页一起发给客户端了。

HTTP 3.0

是基于 QUIC 协议,基于 UDP。

特点:

  • 自定义连接机制:TCP 以 IP/端口标识,变化重新连接握手,UDP 是一 64 位 ID 标识,是无连接;
  • 自定义重传机制:TCP 使用序号和应答传输,QUIC 是使用递增序号传输; 无阻塞的多路复用:同一条 QUIC 可以创建多个 steam。

HTTP 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,它是基于TCP/IP协议(传输层协议)的应用层协议,不涉及数据包传输,主要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格式,默认使用 80 端口,是一种请求/响应式的协议,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,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,服务器接到请求后,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。

参考博文

  1. HTTP 协议入门
  2. HTTPS 升级指南
  3. HTTP,HTTP2.0,SPDY,HTTPS 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
  4. HTTP 协议简介
  5. 超文本传输协议(HTTP)介绍
  6. 一文读懂 HTTP/2 及 HTTP/3 特性